10月30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围绕我国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新任务,集结食品科技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食品产业乃至全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百年酱料品牌李锦记与来自国内外食品科技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食品科技发展趋势,分享创新实践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在开幕式致辞
思利及人——“李文达奖励金”致敬科研先锋
作为中华优秀食品企业的代表,李锦记在李文达先生的引领下,矢志“发扬中华饮食文化”,成为中国百年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典范。因此,自2018年开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决定在 “科学技术奖——科技成就奖”中设立 “李文达奖励金”,并制作专门的“李文达奖杯”,以两年一度的方式表彰在食品科技及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中贡献突出的科学家与企业家。这也是学会首次以人物命名奖项,彰显李锦记对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左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右二),李锦记酱料企业事务执行副总裁孔君道(右一)为获得“李文达奖励金”的专家和学者颁奖。
本届年会上,第四次颁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成就奖之李文达奖励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主任委员王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赵谋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郭顺堂,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李洪亮等六位科技工作者获得表彰。李锦记酱料企业事务执行副总裁孔君道为获奖的专家和学者颁发奖励金,并表示希望通过“李文达奖励金”的设立,延续原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热心公益、重视人才培育的精神,以及传达李锦记“思利及人”的价值观。
永远创业——“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点亮梦想舞台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CIFST-第十四届“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也圆满收官。“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自2011年创办以来,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学生的积极参与,成为食品工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生竞赛之一。本届大赛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以“创新由‘李’定义,‘味’来由你做主”为主题,创新方向是健康与天然型调味品,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全国15所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赛。经过校园宣讲、组队参赛、撰写计划书等环节,大赛共收到100多份有效计划书。

CIFST-第十四届“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在全国15所高校开展
6月初赛阶段,专家从入围的计划书评选出30组团队入围复赛;9月复赛阶段,由食品科技界专家、行业媒体记者、食品企业代表等组成的专家评审团,通过对学生的线上答辩表现、创新产品品评等进行综合打分,最终共有15组团队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决赛。

复赛专家评审会
10月29日,CIFST-第十四届“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迎来了决赛。15组团队的代表来到现场,从产品原料、加工工艺、包装设计、营销方案等多个方面展开精彩的答辩。最终,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辣么糯’糟辣酱”荣获第一名,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沉香醉牛——沉香牛肉调味酱”、中国农业大学的“好傣味!番茄沙司”获得第二名,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海味双鲜酱”、安徽工程大学的“极鲜虾韵·辣颂酱心”、长沙理工大学的“酸鲜奇遇——椒笋贝贝酱”、华南农业大学的“‘柑’遇洛神——轻氧复合型油柑酱”、四川农业大学的“‘柠’魂‘椒’给”分别获得第三名,上海海洋大学则获得优秀组织高校。

决赛评审会现场

CIFST-第十四届“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表彰仪式
从1888年在广东珠海南水镇起家,到如今销售网络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酱料品牌,李锦记将继续发挥国际化优势,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携手并肩,为中国食品科技人才的培养及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