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 > 图片新闻 > - 图片

哼着"通道小曲"的艺术企业家

时间:2017-01-09 13:32来源:未知作者:张旭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娓娓道出艺术家对酒的钟爱。而对于游弋在商场和文化艺术中的杨可来说,他不仅是一位爱品酒的艺术家,还是一位酿酒、造酒的实业家。这位怀揣事业梦想的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文艺青年,在经历多年风霜洗礼之后,成功的创办了湖南侗粮醇通道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艺术家的梦想和实业家的拼搏由此开始。

  侗粮醇通道小曲酒——1300多年独特全人工酿造工艺的结晶。侗粮醇源于南楚极地、古雅淳朴的湖南怀化通道县,产于山清水秀风光独特的双江小镇,由此得名“通道小曲”。侗粮醇精选当地出产优质籼稻、糯稻以及黑稻全人工酿造,酒香浓厚,有独特的侗乡风味。精选的稻谷加上独特的酿造工艺,造就了米香清雅、浓头酱尾、回味悠长、畅饮不上头的侗粮醇,可谓酒中尚品。

  杨可和侗粮醇的“尚文化”——上品酒与高尚情操    

  酒是“粮食精”——千锤百炼出尚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庄稼人的血汗亦是酿酒人的血汗,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滴酒就更显珍贵。侗粮醇每一滴都是“上品”亦是“尚品”,“上”指的是它的品质高端,“尚”则指的是它的情操高尚。对于这一点,杨可毫不客气的说:“酒的好坏不单单在于它的品质,没有好的情操那酒必然是下品,侗粮醇所传递的不仅是酒的品质,更是侗粮醇酒业公司人的品质,它浓缩的不仅是粮食的精华,更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华。”

  酒本身就是粮食精,取粮食的精华酿造成酒,酒才会有粮食的香味,才能可口、醇厚,才能通粮食的灵性、通人的灵性。侗粮醇不仅是粮食精而且是生态的粮食精。

  侗粮醇采用当地天然无污染的稻谷、山泉水酿造而成,更为突出的是它的酿造工艺,这也是侗粮醇成为“尚品”的关键因素之一。侗粮醇的制造工艺采用绿色无污染的发酵技术,不勾不兑且没有任何添加剂等化学药品,同时采用纯手工的独特酿造工艺,远离机器和油污,保留粮食最淳朴的灵性。

  在谈及酒的营养价值的时候,杨可说:“酒是好东西,舒筋活血还能延年益寿,适量饮酒还能返老还童。”

  舒筋活血、延年益寿,这个我们还能理解,喝酒怎么会返老还童?喝酒提神,而这神是人的精气神。适量饮酒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体的各大神经组织,让人“看得更全、听的更清,闻的更香”,可以有效的缓解人的亚健康状态。精气神足了,人就能变得年轻。杨可调侃的说:“你应该去看看我父亲,几年前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我父亲,头发、胡子全白了,现在你感觉不到他像我的长辈,真觉得年轻了好多岁。”

  侗粮醇(通道小曲)之所以能够成为能够“返老还童”的酒中“上品”,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原材料以及生产工艺,把稻谷本身具有的18种微量元素完整的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发酵过程中的部分无机矿物质被转化为健康的有机矿物质,能有效的恢复人体机能。好粮食、好工艺可以酿“上品”酒,好情操、好文化才能出“尚品”酒。

  打造“通道小曲”酒文化才是王道

  尚品谓之长远,做好酒也要做好品牌。

  虽说身兼侗粮醇酒业公司投资人、董事长要职,杨可也是刚刚涉足白酒行业,对技术问题只能说略懂一二。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在企业经营战略上的卓越才华,要做好白酒技术是重要的,但要做好品牌,战略则是重中之重。

  侗粮醇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本着“以人为本、求实创新、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企业理念经营公司,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在企业理念的支持下,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杨可眼中,他不希望把侗粮醇经营成一个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白酒商,他要把侗粮醇做成像五粮液、茅台那样的民族品牌。“赢小利、丢长远,这是得不偿失也是本末倒置。”杨可如是说。

  侗粮醇传承了通道地区千百年来素有的酿酒习俗和工艺,从1965年创建“通道小曲酒厂”,到70年代的技术革新,侗粮醇品质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到80年代初期,通道小曲酒厂伴随改革开放大潮,深化改制转型成为民营企业。在之后的2005年,侗粮醇进行重组,确定了打造绿色生态品牌的战略目标,并在政府支持下迁址城南龙冲,奠定了侗粮醇的规模。

  对于侗粮醇的酒文化,杨可这样说:“酒的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要让我们的企业、团队、每一个职工融入到这种文化中去,最终要让广大的消费者认可并融入到这种酒文化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的,就拿诚信经营来说吧,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文化,但更多的成了口号,每个人都在喊但很少人能够做到,说到底还是企业文化渗入的不够彻底。在侗粮醇酒业有限公司,没有人会去触碰这些底线,不仅有我们的企业文化支撑着他,还有我们侗族人本身的民族情感在支撑着他。所有员工都知道,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我们侗族人自己的写照。”

  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才能酿酒,他酿的酒才能有好的情感传达,消费者才能真正感受到酒的品质,他的品牌才能做大做长久。

  艺术文化塑造了现在的杨可

    谈及文化,杨可并不陌生。从十五六岁到广州外出打工体验“民工文化”,再返校园体味“校园文化”,一路走来,杨可一直都在和文化打交道。现在,他在北京拥有众多响亮的头衔:华夏艺术品商业联合会秘书长、华夏艺术报社社长、《国画经典》杂志社出品人兼总编及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这些响亮的头衔无不与艺术文化息息相关,近年来他还一直致力于国画的宣传。

  初来北京时,杨可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他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性格让接触他的人为之赞誉。那段过往经历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很充实,并且得到大量读书的机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修养。

  “来北京一年后,我就慢慢地站稳了脚根,开始从事精品图书销售,两年后独立创办图书销售公司,06年创办杂志,开始从事国画艺术方面的交流宣传,并在当中认识了很多知名教授、学者,慢慢的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可以说是艺术成就了我,我被艺术重塑了,没有艺术就没有现在的我。”

  当谈到艺术时,他似乎有很多话要讲。“直到现在,我内心最想做的还是搞字画,办画廊这些,因为办企业,干酒厂真的很费心思”。“之所以会投资兴建通道小曲主要还是为了我父亲,他是酒厂酿造秘方的唯一传承人,对酒厂有感情,这是往小了说”。“其实投资通道小曲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我觉得除了家庭因素外,这对我们当地的经济,对我们侗族的文化都是非常有利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

  他说:“投资酒厂的钱都是我搞艺术赚的,从这一个角度说是艺术成就了现在的通道小曲。”

  杨可带领着他的企业一路走来,无论是搞艺术交流还是干实业办酒厂,风雨兼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凭借着湖南人特有的那种精明能干创造了不少传奇。2011年通道小曲被誉为影响怀化市民60年的优质产品,2013年5月得到湖南省质量监督局负责人以及杨亚琳(湖南省酒鬼酒公司高级品酒师)高度评价并授予颁发了“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国画经典》杂志则被誉为业内引导国画主流收藏的指南针……

   “我们作为年轻人,眼界要宽,不能囿于国内,应该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文化,”杨可最后补充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勇敢面对,迎难而上!”

返回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哼着“通道小曲”的“艺术企业家”

发布时间:  来源:未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娓娓道出艺术家对酒的钟爱。而对于游弋在商场和文化艺术中的杨可来说,他不仅是一位爱品酒的艺术家,还是一位酿酒、造酒的实业家。这位怀揣事业梦想的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文艺青年,在经历多年风霜洗礼之后,成功的创办了湖南侗粮醇通道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艺术家的梦想和实业家的拼搏由此开始。

  侗粮醇通道小曲酒——1300多年独特全人工酿造工艺的结晶。侗粮醇源于南楚极地、古雅淳朴的湖南怀化通道县,产于山清水秀风光独特的双江小镇,由此得名“通道小曲”。侗粮醇精选当地出产优质籼稻、糯稻以及黑稻全人工酿造,酒香浓厚,有独特的侗乡风味。精选的稻谷加上独特的酿造工艺,造就了米香清雅、浓头酱尾、回味悠长、畅饮不上头的侗粮醇,可谓酒中尚品。

  杨可和侗粮醇的“尚文化”——上品酒与高尚情操    

  酒是“粮食精”——千锤百炼出尚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庄稼人的血汗亦是酿酒人的血汗,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滴酒就更显珍贵。侗粮醇每一滴都是“上品”亦是“尚品”,“上”指的是它的品质高端,“尚”则指的是它的情操高尚。对于这一点,杨可毫不客气的说:“酒的好坏不单单在于它的品质,没有好的情操那酒必然是下品,侗粮醇所传递的不仅是酒的品质,更是侗粮醇酒业公司人的品质,它浓缩的不仅是粮食的精华,更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华。”

  酒本身就是粮食精,取粮食的精华酿造成酒,酒才会有粮食的香味,才能可口、醇厚,才能通粮食的灵性、通人的灵性。侗粮醇不仅是粮食精而且是生态的粮食精。

  侗粮醇采用当地天然无污染的稻谷、山泉水酿造而成,更为突出的是它的酿造工艺,这也是侗粮醇成为“尚品”的关键因素之一。侗粮醇的制造工艺采用绿色无污染的发酵技术,不勾不兑且没有任何添加剂等化学药品,同时采用纯手工的独特酿造工艺,远离机器和油污,保留粮食最淳朴的灵性。

  在谈及酒的营养价值的时候,杨可说:“酒是好东西,舒筋活血还能延年益寿,适量饮酒还能返老还童。”

  舒筋活血、延年益寿,这个我们还能理解,喝酒怎么会返老还童?喝酒提神,而这神是人的精气神。适量饮酒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体的各大神经组织,让人“看得更全、听的更清,闻的更香”,可以有效的缓解人的亚健康状态。精气神足了,人就能变得年轻。杨可调侃的说:“你应该去看看我父亲,几年前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我父亲,头发、胡子全白了,现在你感觉不到他像我的长辈,真觉得年轻了好多岁。”

  侗粮醇(通道小曲)之所以能够成为能够“返老还童”的酒中“上品”,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原材料以及生产工艺,把稻谷本身具有的18种微量元素完整的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发酵过程中的部分无机矿物质被转化为健康的有机矿物质,能有效的恢复人体机能。好粮食、好工艺可以酿“上品”酒,好情操、好文化才能出“尚品”酒。

  打造“通道小曲”酒文化才是王道

  尚品谓之长远,做好酒也要做好品牌。

  虽说身兼侗粮醇酒业公司投资人、董事长要职,杨可也是刚刚涉足白酒行业,对技术问题只能说略懂一二。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在企业经营战略上的卓越才华,要做好白酒技术是重要的,但要做好品牌,战略则是重中之重。

  侗粮醇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本着“以人为本、求实创新、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企业理念经营公司,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在企业理念的支持下,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杨可眼中,他不希望把侗粮醇经营成一个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白酒商,他要把侗粮醇做成像五粮液、茅台那样的民族品牌。“赢小利、丢长远,这是得不偿失也是本末倒置。”杨可如是说。

  侗粮醇传承了通道地区千百年来素有的酿酒习俗和工艺,从1965年创建“通道小曲酒厂”,到70年代的技术革新,侗粮醇品质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到80年代初期,通道小曲酒厂伴随改革开放大潮,深化改制转型成为民营企业。在之后的2005年,侗粮醇进行重组,确定了打造绿色生态品牌的战略目标,并在政府支持下迁址城南龙冲,奠定了侗粮醇的规模。

  对于侗粮醇的酒文化,杨可这样说:“酒的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要让我们的企业、团队、每一个职工融入到这种文化中去,最终要让广大的消费者认可并融入到这种酒文化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的,就拿诚信经营来说吧,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文化,但更多的成了口号,每个人都在喊但很少人能够做到,说到底还是企业文化渗入的不够彻底。在侗粮醇酒业有限公司,没有人会去触碰这些底线,不仅有我们的企业文化支撑着他,还有我们侗族人本身的民族情感在支撑着他。所有员工都知道,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我们侗族人自己的写照。”

  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才能酿酒,他酿的酒才能有好的情感传达,消费者才能真正感受到酒的品质,他的品牌才能做大做长久。

  艺术文化塑造了现在的杨可

    谈及文化,杨可并不陌生。从十五六岁到广州外出打工体验“民工文化”,再返校园体味“校园文化”,一路走来,杨可一直都在和文化打交道。现在,他在北京拥有众多响亮的头衔:华夏艺术品商业联合会秘书长、华夏艺术报社社长、《国画经典》杂志社出品人兼总编及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这些响亮的头衔无不与艺术文化息息相关,近年来他还一直致力于国画的宣传。

  初来北京时,杨可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他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性格让接触他的人为之赞誉。那段过往经历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很充实,并且得到大量读书的机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修养。

  “来北京一年后,我就慢慢地站稳了脚根,开始从事精品图书销售,两年后独立创办图书销售公司,06年创办杂志,开始从事国画艺术方面的交流宣传,并在当中认识了很多知名教授、学者,慢慢的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可以说是艺术成就了我,我被艺术重塑了,没有艺术就没有现在的我。”

  当谈到艺术时,他似乎有很多话要讲。“直到现在,我内心最想做的还是搞字画,办画廊这些,因为办企业,干酒厂真的很费心思”。“之所以会投资兴建通道小曲主要还是为了我父亲,他是酒厂酿造秘方的唯一传承人,对酒厂有感情,这是往小了说”。“其实投资通道小曲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我觉得除了家庭因素外,这对我们当地的经济,对我们侗族的文化都是非常有利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

  他说:“投资酒厂的钱都是我搞艺术赚的,从这一个角度说是艺术成就了现在的通道小曲。”

  杨可带领着他的企业一路走来,无论是搞艺术交流还是干实业办酒厂,风雨兼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凭借着湖南人特有的那种精明能干创造了不少传奇。2011年通道小曲被誉为影响怀化市民60年的优质产品,2013年5月得到湖南省质量监督局负责人以及杨亚琳(湖南省酒鬼酒公司高级品酒师)高度评价并授予颁发了“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国画经典》杂志则被誉为业内引导国画主流收藏的指南针……

   “我们作为年轻人,眼界要宽,不能囿于国内,应该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文化,”杨可最后补充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勇敢面对,迎难而上!”

随便看看

返回栏目>>